《黄帝内经·灵枢·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》云:“天暑衣厚则腠理开,故汗出……天寒则腠理闭,气湿不行,水下留于膀胱,则为溺与气。”这是在对自然现象做出描述呢?还是告诉我们应该的规律呢?根据笔者对于患者汗出稳态的思考,得出的结论为:在自然的趋势和汗出的稳态之间,应该有一个平衡。换句话说:如果要四季都保持健康,就必须天暑衣厚也不可汗多,天寒衣薄也不可无汗。
根据经文,很多人会认为,冬天就该少出或不出汗,夏天就该出汗多。其实这只强调了人体对于自然的顺应的一面,却忽略了人体的自稳态和人体在适应自然气候变化中的主观能动性。
在自然气候的变化中,能保持相对恒定的,最突出的就是体温。无论外界如何变化,体温基本是稳定的,这是人体自稳态的一种表现。人体汗出的功能是不是也能在外界的变化中处于相对的稳定状态?是不是也适用于人体自稳态的理论呢?
夏天汗多,冬天无汗似乎只是个常识性的对于自然现象的描述,无需小题大做。但是如果将之与“冬天银屑病容易加重,夏天容易减轻甚至自愈”的规律联系起来看,其中便会有些规律性的认识。银屑病与汗、季节之间一定有规律可循——夏天,汗多,银屑病轻;冬天,汗少,银屑病重。人体可不可以在自然界的变化之中,保持一种自身的稳态,从而达到银屑病皮损稳定不复发的目标呢?同时让人体的整体健康也维持在一个较好的状态、不得银屑病的同时也不容易得其他的疾病呢?答案是肯定的。
“自然界有春夏秋冬,人体内也有春夏秋冬……人体的病变就是体内不能正常有序……。”意为自然界有春夏秋冬,人体内也有相对独立的春夏秋冬。既然这样,经过调整身体内是否可以“四季如春”(在自然界四季的变化中体内保持相对稳定)呢?答案也是肯定的。
自然界的冬天里,因为身体失去了稳态,所以身体内也形成了“冬”——气血不通因而形成了银屑病等病症。治疗就是在身体内制造一个“夏天”,通过纠偏,把身体内的“冬”变为“春”。自然界的夏天里,因为身体失去了稳态,所以身体内也形成了“夏”,于是汗多腠理开,对于冬季型银屑病,的确会在这个时候减轻,但不幸的是,还有一部分患者在夏季加重——气血因热壅滞不通而形成了银屑病。这时候治疗就是在身体内制造一个“冬天”,通过纠偏,把身体内的“夏”变为“春”。
人和自然应该是什么关系呢?应该是主动地顺应,积极地缓冲,保持身体的稳定,适应自然的变化时不是一味地盲从,而是进行局部的、必要的调整。
在机体整体失去正常稳态时,在肌表局部出现汗出障碍时,治疗目的是要恢复整体的稳态,而不应只着眼于局部。治疗就其实质而言是追求邪退正复,气机通畅,阳施阴布的整体恢复,正汗出只是整体稳态恢复的标志之一。这意在强调整体的稳定:整体越强壮,体质越强,越能轻松地化解外在的变化对于机体的影响,或者说越可轻松地辨别外界影响的好坏,择善而从。落实到体温的稳态,就是一年四季基本保持在36.5℃到37.2℃之间,不随自然界季候的变化大起大落。落实到出汗的稳态,那就是夏天不可多,冬天不可少,使体表稳定于一种持续的微汗状态。如果能达到出汗的稳态,就会远离银屑病。
对于“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,天暑衣厚则为汗”这句经文,是在强调随着自然气候的变化人体发生的“变”,而本文强调的是人体除了应变之外还必须有的“常”。两者是并行不悖、没有矛盾的。没有变化,则没有生命的百态;而没有常,则没有人体健康所依赖的稳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