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络医疗
网络医疗
网络医疗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网络医疗

免注册查阅资料仅供参考 微信号码xc0374yzt
 
首页首页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搜索搜索  注册注册  登录  

 

 小儿百日咳症状预防护理及中医疗法

向下 
作者留言
Admin
Admin
Admin


帖子数 : 1535
注册日期 : 12-08-26
年龄 : 44
地点 : 河南

小儿百日咳症状预防护理及中医疗法 Empty
帖子主题: 小儿百日咳症状预防护理及中医疗法   小儿百日咳症状预防护理及中医疗法 Empty周日 三月 31, 2013 12:13 pm

百日咳(pertussis,whooping cough)是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百日咳杆菌是本病的致病菌。其特征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,咳嗽末伴有特殊的吸气吼声,病程较长,可达数周甚至3个月左右,故有百日咳之称。幼婴患本病时易有窒息、肺炎,脑病等并发症,病死率高。

传染源:患者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。自潜伏期末至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,以发病第一周卡他期传染性最强。

传播途径:主要通过飞沫传播。

易感者:人群普遍易感,但幼儿发病率最高。母体无足够的保护性抗体传给胎儿,故6个月以下婴幼儿发病较多。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,第二次发病者罕见。

百日咳症状

孩子在感染本病经1-2个星期后就出现症状。发病的早期患儿有流泪、流涕、咳嗽和低热等症状,与普通感冒难以区别。3-4天后咳嗽日见加重,约经1-2个星期后咳嗽逐渐加重而进入痉咳期,此时出现典型剧烈的痉挛性咳嗽。每次发作要连咳十几声甚至几十声,患儿常咳得面红耳赤、涕泪交流、舌向外伸、最后咳出大量粘液,并由于大力吸气而出现犹如鸡鸣样吼声,如此一日发作几次乃至30-40次,尤以夜间明显,年龄愈小,病情愈重。
3个月的婴儿常表现为阵发性屏气、青紫、窒息,而没有大婴儿出现典型剧烈的痉挛性咳嗽,有的甚至出现全身痉挛、意识丧失乃至死亡。痉咳期一般持续5-6个星期,也有的长达3个月。此后,患儿的咳嗽逐渐减轻而进入恢复期,恢复期约有2-4个星期的过程。然而,有的孩子在病后半年甚至1年内仍有发作性痉孪性咳嗽出现。

小儿百日咳的症状和治疗

接种疫苗:百白破疫苗

预防接种是预防百日咳的最好方法。在小儿出生后2-3月开始,每隔4周注射一针百白破三联疫苗,连续3次。一年后首次进行强化注射,4-6岁再进行第二次强化注射。对没有进行过预防接种的体弱宝宝,如已接触过百日咳的患病宝宝,可注射丙种球蛋白,以增强机体的防御机能。对以前已经接受过预防接种的宝宝,可再注射一次百日咳疫苗,以促使产生抗体,加强其免疫力。

百日咳用什么药好

对于百日咳患儿应及早选用抗生素,以清除鼻咽部的百日咳杆菌。如红霉素每日每公斤体重50—100毫克,分2次肌内注射;也可酌情使用复方新诺明或增效联磺片,每次半片,日服2次。以上抗生素应连续应用7—10天。如使用某一种抗生素5天不见效时,可另换一种,如果同时使用2种抗生素也并不能提高疗效,因此以单用为好。在应用抗生素过程中,家长应注意观察以便早期发现其不良反应。据法国医学杂志报道,对于痉挛性咳嗽,用其它药物不能控制时,可使用维生素K,可获得很好的疗效。其理论根据虽然不清楚,但治疗效果比较明显。用法是:小于一岁的孩子每日肌内注射20毫克;大于一岁者,每日肌内注射50毫克。

对于病情重的患儿,可使用高价”百日咳免疫球蛋白”肌内注射,每次1毫升,隔日一次,连续用3次。

中成药治疗百日咳也有一定疗效,如”百咳灵”,每岁每交服一片,每日服2—3次,温开水送服;”鹭鸶咳丸”,每次一丸(1.5克),日服2次,用梨汤或温开水送服。另外,在以上药物治疗的同时,还应及时进行隔离,以免发生传染。

民间中医疗法:常用鸡胆汁治疗百日咳,方法是:取新鲜鸡胆,刺破后取其胆汁拌适量食糖,搅成糊状后蒸熟分服。1岁以下病儿,2~3天取用1只;1~3岁,每天1只;3~5岁,每天2只。疗程4~5天。有较好的止咳效果。

百日咳预防与护理

1、隔离传染源:对本病患者严格执行呼吸道隔离,是重要的预防环节。隔离期自起病开始,为期7周;或痉咳开始,为期4周。密切接触的易感儿(特别在集体机构中)需检疫3周。成人患者需注意避免接触小儿。疫源地只需通风换气。

2、做好护理。为患儿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,室内应有充足的阳光,同时要保持空气流通,尽量减少烟尘等有害物质的刺激。

3、孩子应卧床休息,保持良好心境,少让他哭闹;饮食方面应强调富有营养,少量多餐,同时应增强患儿的体质;

返回页首 向下
http://wlyl.luntan99.com
 
小儿百日咳症状预防护理及中医疗法
返回页首 
1页/共1
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
网络医疗 :: 您的第一个分类 :: 西医临床医学讨论 :: 儿科-
转跳到: